关于2020年度教材立项及2019年度立项教材验收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将我校教师的改革成果进行固化,提高教师编写教材水平,同时为立项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积累成果,现开展2020年度信息化新形态教材、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原则
(一)坚持职教特色,突出质量为先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内容。适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教材质量。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开发
强化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材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及时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内容,反映典型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适应教学和企业培训的教材。
(三)创新教材形式,聚焦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的思路,融入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系统设计开发教材。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探索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配套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统筹推进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优先立项活页式及工作手册式教材。
二、立项的范围
拟立项的教材的课程必须是已经完成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已经验收,教材类别只包含信息化新形态教材、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教材还应该满足以下至少一项要求:
(一)面向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资源建设项目、预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面向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
(二)面向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重点专业,校企“双元”开发,融入新技术、新工艺的紧缺教材,适应企业培训的教材。
(三)面向“1+X”改革试点专业,贯穿“1+X”证书的考取要求,面向高职试点证书考证所需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发教材。
(四)面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教材。
三、立项条件
拟申请立项的教材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政治敏锐性强,能够辨别并自觉抵制错误政治观点,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未出现过违纪违规违法情形。
(二)主编教师(含与学校签定合同)原则上具有三年以上教龄和副高及以上职称,或持有本专业高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以及行业公认的证书)。
(三)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第一主编应为我校教师;
(四)每人同年度只限申请一部教材立项。
(五)尚未结题的教材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
(六)适用于2020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高职课程。
(七)提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编写,按项目式或任务式,立项时要完成并展示教材的三级目录,建设期最长不超过2年。
以下教材原则上不予立项:
(一)未经学校审批,已经主编或参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
(二)对于已有国家规划教材或成熟的优秀教材。
(三)公共选修课教材。
四、教材编写要求
(一)需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并上传到云课堂。
(二)对接新职业、新岗位,适应智慧社会和教学改革的要求,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体现跨界融合。
(四)紧密立足新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新开设课程且国内尚无统编教材,或虽有统编出版但不适合我校使用的教材。
(五)内容体系应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工作任务,而非基于学科体系。
(六)编写体例规范科学,文图配合恰当、清晰,标点、符号、公式、数据、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五、申报程序
拟申报教材立项的教师确定好教材的内容框架,通过教材框架展示编写思路、内容及教改理念。申请人填写《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立项建设申报书》(附件1),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于2020年11月27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工作推进情况组织召开教材立项评审会。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联系人:何威,联系电话:6367215。
六、2019年教材验收
2019年立项的教材,对照立项申请表,符合验收条件的由教材编写负责人填写《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建设验收申请表》,于2020年11月27日前报送至教务处何威老师。
附件1: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立项建设立项申报书
附件2: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建设验收申请表
附件3:活页式教材编写参考体例
2020年11月6日
附件1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建设立项
申 报 书
立项类别: □新编 □修订
适用类别: □校内教学 □社会培训
教材形式:£一体化新形态教材 □活页式教材
部门盖章:
教材名称:
主编签字:
申报日期:
教务处二〇二〇年制
填 写 说 明
1.请用A4纸电脑打印;
2.填写内容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
3.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4.填写时如需用外文,则须同时译注中文,外文缩写在第一次出现时须注出全称。
5.对选择性项目,请在选择项目上“√”
6.此表填写完整报教务处存档,主编等自行留存。
教材名称 | 课程名称 | 名称与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 ||||||||||||||||||||
教材对应课程信息 | 适用专业 | |||||||||||||||||||||
课程类型 | □课改课 □精品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基础课 □实训课 □公共课 | |||||||||||||||||||||
曾使用的教材名称 | 主编姓名 | 出版社 | 出版 时间 | 是否规划教材 | ||||||||||||||||||
教材出版计划 | 出版社 | 有无在云课堂中授课 | ||||||||||||||||||||
建设周期 | 估计字数 | |||||||||||||||||||||
计划使用教材时间 | 计划交稿时间 | 征订 数量 | ||||||||||||||||||||
主编情况 | 姓 名 | 职 称 | 专 业 | |||||||||||||||||||
学 历 | 教研室 | 电 话 | ||||||||||||||||||||
主要工作业绩:(教学、教科研、教学成果) | ||||||||||||||||||||||
参编人员情况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所学专业 | 承担编写的任务 | ||||||||||||||||
参编企业人员情况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岗 位 | 企业名称 | ||||||||||||||||
一、申报依据(1.与国内现有教材作比较,本教材编写的必要性;2.申请出版教材的先进性和特色、创新点等及反映我校专业、办学特色情况3.本课程是否有对应的国家规划教材或教育部推荐教材4.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对课程和教材稳定性和发展的看法5.建设的基础)
| ||||||||||||||||||||||
二、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路、主要内容和课时分配(一体化教材要明确每章节微课数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种类及数量)
三、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三级目录、一体化教材要明确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安排、章节的编写任务分工等)
| ||||||||||||||||||||||
四、工作进度安排(各成员的任务分工及具体任务安排,明确完成大纲时间、完成编写时间、书稿交出版社时间、出版时间)
| ||||||||||||||||||||||
拟完成编写大纲的时间 | 拟完成书稿的编写时间 | 拟印刷或出版时间 | ||||||||||||||||||||
五、保证计划实施的主要条件:
| ||||||||||||||||||||||
教学单位意见 |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 |||||||||||||||||||||
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意见: 负责人(签 章): 年 月 日 | ||||||||||||||||||||||
职能部门意见 | 教务处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签 章): 年 月 日 | |||||||||||||||||||||
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任委员签名: 年 月 日 | ||||||||||||||||||||||
学校党委意见 | 学校党政联席会:
党委书记签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教材建设项目验收
申 请 表
建设类别: □新编 □修订
教材形式:£一体化新形态教材 □活页式教材
部门盖章:
教材名称:
主编签字:
申请日期:
教务处二〇二〇制
填 写 说 明
1. 请用A4纸电脑打印;
2. 填写内容要实事求是,言简意赅;
3.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4. 填写时如需用外文,则须同时译注中文,外文缩写在第一次出现时须注出全称。
5. 对选择性项目,请在选择项目上“√”
6.此表填写完整报教务处存档,主编等自行留存。
教材信息 | 教材名称 | 课程名称 | 名称与人才培养 方案一致 | |||||||||
适用专业 | ||||||||||||
课程类型 | □课改课 □精品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基础课 □实训课 □公共课 | |||||||||||
出版社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完稿时间 | 征订数量 | ||||||||||
主编信息 | 姓 名 | 职 称 | 专 业 | |||||||||
学 历 | 教研室 | 电 话 | ||||||||||
参编人员情况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所学专业 | 承担编写的任务 | ||||||
企业人员 | 姓名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岗 位 | 企业名称 | ||||||
一、教材建设完成情况(对照申报书,称述教材建设完成情况,包括文稿编写工作量、出版情况、选用情况)
| ||||||||||||
二、本教材的建设成效(对“三教改革”新理念、新要求的贯彻落实,教材建设的特色与创新达成情况,校内外对本教材的选用情况,依托教材进行的教学改革情况,师生对教材的评价情况(提供教研室对使用的研讨会议记录,提供对学生的线上实名问卷调查数据),社会第三方评价等)
三、教材建设改进思路及措施
| ||||||||||||
教学单位意见 |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 |||||||||||
教学单位党政联席会意见: 负责人(签 章): 年 月 日 | ||||||||||||
职能部门意见 | 教务处意见:
教务处负责人(签 章): 年 月 日 | |||||||||||
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
主任委员签名: 年 月 日 | ||||||||||||
学校党委意见 | 学校党政联席会:
党委书记签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