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时间:2015-12-28 来源:未知 作者:人才培养报告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

目  录

一、综述························· 1

(一)学院基本情况·················· 1

(二)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 2

二、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3

(一)专业与学生·················· 3

1、专业方向结构与规模··············· 3

2、课程结构与数量················· 4

3、学生分布与规模················· 5

4、办学经费···················· 7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保障举措········ 7

1、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7

2、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过程精细化········ 8

3、依法制定学院章程················ 8

4、完善的奖助学体系················ 8

案例分享1:打造数字化校园  实行精细化管理··· 10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11

1、专业建设···················· 11

2、课程建设···················· 12

3、教材建设···················· 14

4、注重中高职衔接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14

5、实训基地建设·················· 15

6、师资队伍建设·················· 17

7、校企合作···················· 19

8、教科研项目··················· 20

9、校园文化···················· 20

案例分享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师生文明素质· 22

三、学生发展状态与质量评价················ 25

(一)在校生发展状态················ 25

1、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 25

2、学生获得荣誉情况················ 26

3、学生参加党组织人数··············· 26

4、学生志愿服务情况················ 27

(二)毕业生就业状态················ 27

1、2015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 28

2、2015届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 29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31

4、毕业生收入··················· 31

(三)办学状态质量评价··············· 32

1、在校生评价··················· 32

2、毕业生评价··················· 33

四、社会服务······················· 34

(一)培训服务··················· 34

1、面向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34

2、组织黄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 35

案例分享3:对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服务地方产业转型

发展················· 36

3、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37

案例分享4:校企双主体、学员双身份,现代学徒制育人才 38

(二)技术服务··················· 39

(三)对口支持服务················· 39

(四)驻村扶贫服务················· 40

五、政策保障······················· 41

六、面临挑战······················· 43

(一)存在问题··················· 43

(二)工作展望··················· 43

七、后记························· 44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学 院 全 貌



一、综述

(一)学院基本情况

二0一五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励精图治,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夯实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校企合作,学院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学院现占地面积812.20亩(含政府划拨使用管理土地382.4亩),建筑面积159599.5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0650.3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66.29万元。学院现已形成“六系二部”的格局,即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7个专业,44个专业方向同时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考点等教育培训机构。学院有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湖北省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特色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校内实习车间及实训室63个。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专任教师200人,教授5人,副教授4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黄石突出专家2人,市级名师5人,聘请楚天技能名师18人,客座教授10人,企业兼职教师83人,全日制在校生7119人,其中全日制高职生3781人,中职生2955人,成人大专生383人,高职生师比达到13.28︰1

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黄石市公共实训基地”“黄石市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

(二)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

学院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明德、厚能、笃学、创新”内涵式发展。将“育人为本、厚德砺能、特色兴校、质量创优”的办学理念深化到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和谐创新;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社会和企业需求,坚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积极打造适合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将学院建成实践性、特色型、开放型的省级优质高等职业学院。

资 源 表

指 标

单位

2014

2015

1

生师比

_

15.02

13.28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57.14

52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6.13

6.35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33.09

30.53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6417.46

8374.21

6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个/生

--

0.48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天/生

2.75

2.44

二、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一)专业与学生

1、专业方向结构与规模

学院主动适应武汉城市圈和黄石市(1+8)副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坚持以“ 创品牌、抓重点、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紧密围绕黄石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目标,突出特色专业建设,加强通用专业,促进一般专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了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制造大类专业群、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群、土建大类专业群;加快发展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群;积极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商贸服务类专业群。建成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专业体系。

专业设置与专业大类分布图

本学年学院在原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新增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同时停招6个专业,使专业数保持27个,新增楼宇自动化、汽车整形、网络营销等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达到44个,覆盖8大专业类别。

2、课程结构与数量

学院本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基本课程类别,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突出的专业技能和规范的职业素养。

本学年开设课程总数488门,其中A类课程133门,B类课程237门,C类课程118门。从课程类型来看,纯理论课程(A类)、理论加实践课程(B类)和实践课程(C类)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27.25 %、48.57 %和 24.18 %。

课程结构分布

3、学生分布与规模

(1)招生信息

①招生地区

学院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2014年学院招生总数为2416,招生专业29个(含专业方向)。在招生地区分布上分为省内及省外共10个省份,其中,省内招生人数2117人,占总招生人数的87.62%,省外(9个)招生人数299,占总招生人数的12.37%。2014年实际报到人数为1854人,报到率为76.73%,省内报到人数1607人,报到率86.67%。

②招生方式

在招生方式上分为统招、中职对口及技能高考招生三种。统一招生1877人,中职对口招生424人,技能高考招生115人。

③学生专业分布

按办学类型分为校企合作类、普通类二种。校企合作类招生504人,占总招生人数的20.87%,普通类招生人数为1912人,占总招生人数的79.13%。学院以工科专业为主,并开设部分文科专业。其中机械类353人、自动化类332人、交通类588人、建筑工程类689人、计算机类232人、旅游类49人、会计类专业173人,分别占学生总数的14.61%、13.74%、24.34%、28.52%、9.60%、2.03%、7.16%。

(2)在校生状态

①基本情况

学院在校学生总数为7119人(含中职、成教生),其中,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为3781人,高中起点2728人,中职起点1049人,其他类型起点4人。

②院系分布

按五个教学单位分布,机械工程系在校学生总数为59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66%;建筑工程系在校学生总数为102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7.06%;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在校学生总数为75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02%;电气电子工程系在校学生总数为66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7.61%;交通工程系在校学生总数为74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9.65%。

③专业分布

按学院专业大类划分,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含汽车)在校生为1335人,占学生总数的35.31%;自动化类专业群在校生为552人,占学生总数的14.59%;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14人,占学生总数的3.02%;建筑工程类专业群在校生为1023人,占学生总数的27.06%;计算机及其他在校生为757人,占学生总数的20.02%。

4、办学经费

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将提升内涵建设和办学基本条件建设视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学院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院发展。

本学年,学院办学经费总收入为3164.6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财政预算拨款540万元,专项建设拨款304.6万元,其它收入220万元,学费收入2100万元。

学院办学经费总支出6257.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20.65%,用于教学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9.62%,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总支出49.54%,学院贷款4900万元。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保障举措

1、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本学年,学院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为抓手,重点开展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办事流程,将办学行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促进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和贯通,增强制度系统性、协调性、完备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学院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建立各项制度落实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严肃问责各种违制违纪行为,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目标责任管理。

2、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过程精细化

学院运用信息技术已建设涵盖教学、行政、后勤等管理的信息系统16个,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学院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不仅是简单地推进办公的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协同化、流程化、透明化,推动学院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管理过程精细化。

3、依法制定学院章程

学院高度重视章程制定工作,本学年在章程初稿基础上,广聚民智,多次征求师生意见,按照“依法制定、凸现特色、反映改革、服务社会”的要求,对学院章程认真修改。目前,学院章程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已完成院职代会讨论通过、院长办公会会议审议、院党委会讨论审定程序。

4、完善的奖助学体系

学院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了“奖、助、贷、勤、补”五位一体的助学机制,形成了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奖励、爱心助学基金等种类的资助体系。

学院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实行国家奖助学金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制度。系部成立学生资助评选领导小组,班级成立学生资助评议小组。制定相关制度,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秩序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全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资助面能覆盖到绝大多数贫困学生。

奖学金、助学金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种类

奖助范围

奖助

人数

奖助金额

(万元)

1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优秀学生

2

1.6

2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学金

优秀贫困学生

96

48

3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贫困生

760

228

4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

贫困生

240

42

5

爱心助学基金

困难补助

贫困生

15

1.8

6

优秀学生奖励

奖学金

优秀学生

118

4.84

7

生源地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

贫困生

211

134.01

合 计

1442

460.25

案例分享1

打造数字化校园 实行精细化管理

学院已建设了涵盖教学、管理的16个信息系统,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基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分析,2015年,学院在全校推行自主开发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系统》。系统中,课任教师记录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每一节课的课堂日志、学生缺课、课堂表现等信息;宿舍网格员记录查房情况;辅导员记录学生其他校园行为,并根据学院既定的行为量化分值,实行量化打分;班主任每天登录系统,查阅来自各方面的记录,进行跟踪教育与处置;学院各职能部门可以查询每一班每一名学生的记录汇总和考评分值,并进行合理运用。同时,系统对教师、班主任、宿舍网格员的工作状态进行了实时记录。学生可以对教师教学情况、班主任管理情况进行评价点赞。学院建立了与之配套的考核机制,将行为系统数据作为职工绩效考核和学生操行考评的重要依据,注入奖罚动力,形成闭环机制,驱动各管理角色相互联动。学生行为管理系统给学生日常行为事实的持续记载、查询、汇总、评价提供了快捷的手段,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形成了任课教师、班主任、宿舍网格员、学管人员齐抓共管的格局。学生日常行为系统运用以来,学生通过手机WAP访问相关信息的点击率成倍增长,缺课现象呈下降趋势,课堂效果、学生互助行为、参与课余活动的热情均有大幅提升。

学生日常行为系统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1、专业建设

学院按照“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的专业建设思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建立了专业调整和优化机制。本学年,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5个校级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大了与企业合作的力度,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了核心专业课程,实行模块教学,并制定了各专业模块的课程标准,使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和对接,形成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校级特色专业建设不仅构建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而且为学院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

专业建设成效图

2、课程建设

学院本着“择优扶持、重点建设”的原则,在经费上保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重点支持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根据专家对课程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建设资金,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立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动性。

课 程 体 系

(1)精品课程

学院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课程建设方面,主抓精品课程的立项申报,通过课改课程和优质课程的建设向精品课程的延伸,为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目前,学院共建有院级以上精品课程立项13项,教改课程和优质课程立项共计25门,由于学院和各个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改课程

(2)校企合作课程

按照先进的职教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和适合我院学生教育特点的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企业“渗透”到学院的课程建设之中,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我院与谷崧集团、中德诺浩、武汉天之逸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目前,各专业已累计开发22门校企合作课程。

3、教材建设

2014年1月学院聘请专家对立项的12种校本教材进行评审,最终确定《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等7门教材准予立项。

校 本 教 材 立 项 名 单

序号

教材名称

作者

申报系部

备注

1

电气控制系统基础

崔静

电气电子工程系

2

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

廖广益

电气电子工程系

3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王青云

交通工程系

4

注塑模具设计

汪定妮

机械工程系

5

冲压模具设计

谢桂平

机械工程系

6

商业广告设计

陈位妮

信息工程系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任菲

思政课部

自编讲义

4、注重中高职衔接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本学年,按照湖北省教育厅“3+2”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我院与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业学校、阳新职业教育中心和大冶职业技术学校四所学校就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十个专业实行“3+2”分段培养。为了做好“3+2”分段培养工作,学院出台了《“3+2”分段培养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关于制定湖北工程职业学院“3+2”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3+2中高职分段培养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原则》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加强对联办学校教学的管理,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15年学院获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专业的高职单招资格。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结合学院专业教学需要设置考试科目,认真组织命题、考试、评价、技能考核、面试和录取工作。并在普通高考前完成录取,共录取了334名学生。

为保障学院教学工作正常高效运行,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务处强化日常教学过程监控,定期进行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的教学集中检查,对教学场地和实训场地的准备,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辅导、考试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以查促教,并将检查结果以《教学简报》的形式通报全校。同时,学院不断完善校内二级督导机制,校级督导、系部督导、班级信息督导运行合理,职能明确。在操作上,深化了督导工作中的督、导、助、评等各个环节,并通过督导简报、教师交流,处理教学事故等方式,及时反馈督导信息。学院制定了《学院领导干部教学巡查制度》加大了领导干部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巡查的力度。通过院领导参加巡查,系部领导交叉巡查,对教师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管理,收到较好效果。目前,同行评教达到89.28%,学生评教达到95.95%,企业评教达到81.92%。

5、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

截止2015年9月1 日,学院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各类功能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车间(室)63个,建筑面积24646.75平方米,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68.99万元,生均实训仪器设备值6530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用人时数为47万人时,面向社会2.74万人时,承担了面向全院27个专业、44个专业方向、691个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任务,实验(训)项目开出率达100%,教学效果显著。

本学年,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新增省级建筑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学院实训中心坚持“面向实践,满足教学,能力本位,素质第一”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为目的,不断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生产技能训练,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行业服务无缝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1.66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实训

(2)校外实训基地

2015年度,学院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校企共赢”的建设思路,对原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以满足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要求,保留过去合作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增加了与地方知名企业合作,形成了“专业对口、功能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56个。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学院各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学生顶岗实习、顺利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大了校企深度融合,在技术服务、职工培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企业锻炼、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交流等方面实现了校企共赢。

6、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教师为基”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建设为主线,以正面引导作为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发掘、宣扬师生身边的典型,开展教师节新教师入职宣誓和老教师退休荣休仪式,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目前,学院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493人,在岗教职员工总数315人(不含编外聘用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岗位人员),其中专任教师20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43人,博士2人,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94人,建立了由200多名行业企业专家、业务经理、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形成了一支支撑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1)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

以专业建设为主题,着力推进“雏鹰工程、骨干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建设,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本学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265人次,其中,外派参加各类教师培训73人次,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54人,校内培训130人次。2015年,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有32人次荣获一、二、三等奖。通过不断的培养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师外出培训情况

(2)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采取外引内培、企业锻炼等不同形式,按照“双师型”教师培养标准,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从企业引进技术能手,经过专业教学能力培训后,担任专业教师;二是通过企业锻炼提升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三是抓住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在本校举行的契机,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提高学院“双师型”教师素质;四是选聘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团队,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学院“双师型”教师10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平均年龄40.8岁,院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3)不断优化激励机制

学院以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法为“牛鼻子”,探索实行教师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的管理机制,将管理重心下移,扩大系部对教师的话语权、管理权和分配权,实行职员召回制度,完善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7、校企合作

(1)订单培养

学院积极与企业沟通,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为企业量身定做,培训、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2015年,学院与武汉中软慧谷软件公司、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东莞谷崧集团、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开设了“4G移动商务、4G移动通讯工程、汽车维修与保养、模具与机械设计制造、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等11个订单班。这些企业订单班,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与这些企业相关的专业在招生人数、招生规模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为提高学院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水平,我们通过定期对企业学生的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及专业需求,与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变化,不断与企业共同修订订单班各专业教学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学院专业教学与企业技术需求无缝对接。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订单班

(2)合作开发教材

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先后与东贝集团、湖北三环锻压集团公司合作编写了4本教材,共同开发22门课程,突出了实践环节,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8、教科研项目

学院在教研、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本学年,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82篇,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研究课题2项,参加市社科联组织的市级研究课题2项,校级课题20项,发明专利3项,学院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9、校园文化

学院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打造企业文化浓厚的教学、实训环境;从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入手,创新学院校园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形成了独具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1)弘扬传统文化,举行专业拜师礼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现代匠人精神,营造尊师重技的浓厚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技艺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匠人光荣的理念;我院举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拜师仪式,让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案例分享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师生文明素质

高校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与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阵地。为牢固树立劳动光荣、匠人光荣的理念,弘扬“尊师重教”美德,培养德技双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5年我院着手在交通工程系试点开展拜师礼活动。

拜师礼仪既传承古礼,又根据学院实际,注入时代内涵。在拜师仪式上,4名“师父”(2名专任专业教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入场,面对行业先驱画像三鞠躬,并庄严承诺要按“四有”教师标准,传承毕生所学。20名徒弟依次向师父投拜师贴,敬拜师茶,行三鞠躬礼:一行礼,拜谢师父授业解惑,传技教化;二行礼,拜谢师父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三行礼,谨记一入师门,不忘师恩。最后师父向学生赠送《弟子规》,告诫他们踏实学艺,精益求精。

开展拜师礼活动效果明显,不仅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学知识、长技能的激情,同时,也能增强老师的责任感,让他们能更加乐教善导,更加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目前我院正着手准备在在各专业进行推广,努力实现拜师礼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

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亲密师生之间的师徒关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这种成功经验得到了黄石全城媒体的广泛关注,黄石日报、黄石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持续的深入报道。

学 生 拜 师 仪 式

(2)社团活动

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1个,管理规范,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已连续举办7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7届校园歌手大赛、2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在弘扬主旋律、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①以“校庆”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社团活动

本学年是我院建校50周年,团委围绕“校庆”主线组织了学生关爱母校活动和社团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建校50周年校际交流文艺汇演等,并参加市级国防教育主题演讲比赛,2014“向上·向善”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师生书画、摄影、民间艺术作品活动,黄石市公园季Mini马拉松等活动,开拓了学生团员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了“知校史、明校情、铸校魂”团课活动,在团课的组织和安排上,团委也紧跟时代要求,以最新时政、最新的工作重点作为借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作为团课主题。

利用新媒体加强校际联系和展示,通过建设院团委微博、微信、校园团委网站进行团组织活动宣传。为了更好地发挥广播媒体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团委对全院广播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新增晨起的新闻转播、午休叫醒、上下课提醒等时段功能。

校 园 歌 手 大 赛

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促进我院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2015年4月,举行了“寻找下一个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全院共有十一支团队进入决赛。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业热情。7月份,我院创业实践基地之一的大学生快递服务站,在原运作基础上,开发了“黄石微帮办”线上平台,并参与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晋级省赛。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本学年学院对学生管理架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调整后的管理工作对学生会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工部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工作部署、考评考核、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的院系学生会“两级一体化”。在学生会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上形成了“一周一例会、一月一培训、一学期一总结”模式。让学生会干部能够自主将每周工作进行梳理、将每月重点工作进行回顾小节、将每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工作中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的良好习惯,在班级日常考核、宿舍文化建设、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学生会干部起到了关键作用。本学年,我们学生会干部的培训有10期之多,其中“院、系、班”学生干部共同参与的学生干部培训有2次、院系学生会干部参与的培训有4次、院系学生会、宿舍寝室长及班长参与的培训有4次、与湖北师范学院和湖北理工学院学生会交流学习1次。这些培训学习不仅增添了学生会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也增强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三、学生发展状态与质量评价

(一)在校生发展状态

1、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

序号

竞赛名称

参赛工种

学生姓名

获奖等级

1

湖北省职院

技能大赛

工程造价

欧杰、向建峰、

汪智峰

团体三等奖

2

湖北省职院

技能大赛

计算级网络应用

杜焱、王梁、

瞿 园

团体三等奖

3

湖北省职院

技能大赛

普通话导游服务

李 扬

三等奖

杨春霞

三等奖

4

湖北省

技能大赛

普通钳工

王远明

一等奖

陈书生

二等奖

贾利臣

二等奖

5

湖北省

技能大赛

普通车工

华 洋

三等奖

6

黄石市

技能大赛

电子装配与调试

袁林林

一等奖

袁文毫

二等奖

邱得峰

三等奖

7

黄石市

技能大赛

动漫制作

许 卓

一等奖

胡永康、肖本初

三等奖

8

黄石市

技能大赛

普通车工

汪华清

一等奖

詹有为、王佳胜

二等奖

9

黄石市

技能大赛

普通钳工

黄文兵

一等奖

王远明、陈书生

二等奖

2、学生获得荣誉情况

本学年,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市“五四红旗团委”,2个团总支被授予“黄石市五四红旗团总支”,1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7人次荣获“全市优秀共青团员(干)”荣誉称号,23名学生荣获“黄石市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3、学生参加党组织人数

本学年,学院开办党校培训班4期,657名学生参加培训,发展党员51人。

4、学生志愿服务情况

院团委每年集中开展新生青年志愿者注册和管理工作。本学年,新增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1925人,志愿者注册率高达95%以上。一年来,我院青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广大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活动,校庆期间组织志愿者圆满完成了接待校友的工作任务,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黄石好人”雷锋月活动,让志愿者精神走进道德讲堂,开展“文明就餐、光盘行动”等专项活动。志愿者协会动员全体学生志愿者参与“拒绝白色垃圾、拒绝烟草”文明劝导活动。在学院大门、学生食堂早中晚设岗执勤,劝阻乱扔一次性碗筷、校园吸烟等不文明行为。经过一学期的坚持,校园白色垃圾有了明显的改善。并将各项活动常态化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志愿者还积极参加校外各种活动,如黄石市首届户外运动节志愿服务活动、黄石市樱花节志愿者环保活动等,有2名志愿者荣获“黄石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二)毕业生就业状态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广泛收集有效需求信息,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就业处积极主动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采取了有效措施对企业进行遴选、分类、总结。对经过考察的有用就业信息利用校园网及时发布,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按照“双向选择”的要求,为学生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以促进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和形式的完善。学院加强同企业人力资源部、就业指导有关专家、优秀毕业生、创业明星的联系,开展校友大讲堂活动,开展了创业就业培训,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提高初次就业率。

2015届学院高职毕业生人数804人,现将毕业生就业状态作以下分析:

1、2015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

我院毕业生职业分布主要在工业制造、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通讯、机电、电气、建筑等行业。截止到目前为止,我院高职毕业生804人中,以各种形式就业748人,待就业56人并正在陆续安置中,毕业生就业率为93.03%。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专 业

毕业生人数

(人)

就业人数

(人)

就业率(%)

合 计

804

748

93.03%

机械设计与制造

78

72

92.31%

模具设计与制造

32

32

100.00%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1

1

100.0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31

29

93.55%

数控技术

27

26

96.30%

建筑工程技术

188

186

98.94%

建筑工程管理

9

9

100.0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6

5

83.33%

电气自动化技术

17

17

100.00%

应用电子技术

10

10

100.00%

机电一体化技术

121

98

80.99%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45

45

10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65

59

90.77%

计算机网络技术

88

81

92.05%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11

11

100.00%

汽车运用技术

75

67

89.33%

2、2015届毕业生就业状态分析

(1)学院804名毕业生就业率构成

协议就业508人,占总人数63.18 %,灵活就业237人,占总人数29.48%,升学2人,占总人数0.25%,自主创业1人,占总人数0.12%。

(2)就业区域

依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统计,本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内,占毕业生总人数94.9%,湖北以外地区就业的占5.1%。

(3)专业对口率

2015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平均为97.45%,对口率较高的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据学院招生就业处回访企业、与毕业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到,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6%。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对口率统计表

专 业

对口就业人数(人)

专业对口率(%)

合 计

729

97.45%

机械设计与制造

70

97.22%

模具设计与制造

31

96.8%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1

10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7

93.10%

数控技术

26

100%

建筑工程技术

182

97.84%

建筑工程管理

9

10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5

83.3%

电气自动化技术

16

94.11%

应用电子技术

10

100%

机电一体化技术

96

97.58%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42

93.33%

计算机应用技术

57

96.61%

计算机网络技术

80

98.76%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11

100%

汽车运用技术

66

98.50%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学院通过回访学生就业的企业,从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服从管理、有上进心、诚实守信、团队精神、敬业勤奋和工作业绩等六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调查,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

优点:毕业生能较好地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好,绝大多数毕业生有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岗位适应能力强。

不足:毕业生知识转化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少数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特别是在工作初期由学生角色转换职业角色方面表现不够,就业稳定性较差。

4、毕业生收入

学院分别选取广州、武汉、黄石地区部分企业进行调查,毕业生月收入分别为4600元、3700元、2600元。综合不同地区就业情况,机械制造大类月收入达到2849元,电气电子大类月收入达到2831元,交通工程大类月收入达到2792元,信息工程大类月收入达到2763元,建筑工程大类月收入达到2730元。

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2014年度报告,报告对我省55所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一年后的月收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黄石市唯一市属高校湖北工程职业学院2013届毕业生一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3739元,在包括省级以上示范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

不同专业大类毕业生月收入

(三)办学状态质量评价

1、在校生评价

本学年,学院督导处、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通过设立教学信息员、网上评教、问卷调查、访问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学生对学院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成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打造服务型校园。本学年对教师满意度为94.08%,对班主任、辅导员满意度为95.09%,对学院各项设施满意度为95.32%,对学院管理满意度为94.99%,对学院后勤管理满意度为93.54%。

综合调查学生评价

2、毕业生评价

学院督导处在学工处等部门的配合下,利用2015届毕业生返校期间进行对学院满意度抽样调查,学院按照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评价等级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完成了整个调查工作。结果显示非常满意占49.3%,很满意占22.9%,满意占23.8%,不满意占2.9%,很不满意占0.9%。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6%。

毕业生母校满意度调查

计 分 卡

指标

单位

2014

2015

1

就业率

%

90.17

93.03

2

月收入

2715

2784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93.38

97.45

4

母校满意度

%

96.7

96

5

自主创业比例

%

0.09

0.12

6

雇主满意度

%

98.06

98.1

7

专业大类

月收入

制造类

2789

2849

交通运输类

2722

2792

土建类

2655

2730

电子信息类

2693

2763

四、社会服务

学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积极为黄石地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特种作业培训、技能鉴定、组织技术比武等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培训服务

1、面向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学院实训中心积极发挥 “黄石市公共实训基地”平台作用,先后对沪士电子(黄石)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华新水泥(黄石)有限公司、中国劲酒黄石劲牌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钳工、电工、危化品、焊工等工种的培训,共计 5432人天,同时,面向全市其他企业积极开展船员培训、特种作业、汽修、数控、家电维修、室内装饰等工种的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共计2230人。

2、组织黄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本学年利用学院 “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平台,组织黄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首批培训技师、高级工63人,培训工作得到黄石市人社局的肯定。

案例分享3

对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发展

学院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师资和实训条件以及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经验,利用“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平台,主动对接黄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为全市各大企业培训紧缺技能人才。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受黄石市人社局委托,学院在全市紧缺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对象中,开展以培养技师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培训。

为保证培训质量,采用“理论+实践”、“学员技艺切磋+专家专业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对维修电工和维修钳工进行培训。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加强了对新技术及发展前沿的关注。内容涵盖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传感器检测技术、供配电技术、PLC、钳工基础技术和实训、AutoCAD制图、机械部件的拆装、机械零件和公差配合等专业课程和操作技能。由我院资深专业教师,省、市相关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进行授课。根据学员具有一定企业操作经验的特点,采取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切磋操作技能、专业教师指导、企业专家点评等方式,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保证了培训质量,深受学员好评。

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学院成立了有市人社局专家、企业技术能手、专任教师参加的考核小组,按照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对学员进行认真的考核,参加培训学员全部合格,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工作得到市人社局领导充分肯定。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学院抓住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在本校举行的契机,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参训,教师操作能力明显增强,真正达到了“双师”要求,同时增进了与企业学员的交流,为今后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开班仪式

3、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学院先后与黄石市东贝集团、湖北三环离合器设备有限公司合作,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免费学历教育培训。校企双方作为办学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员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由企业提供教学场地,校企双方选派任课教师,利用企业生产的淡季和节假日对在岗职工实施非全日制免费学历教育。目前,已开设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三个专业,招收68人。同时积极开展非全日制免费学历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在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案例分享4

校企双主体、学员双身份,现代学徒制育人才

探索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途径是湖北省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湖北省实施国家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途径”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我院与黄石本地企业东贝集团、湖北三环离合器公司合作,开展了中职非全日制免费学历教育试点,开设机械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三个专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这种办学形式已经成熟,符合现代学徒制的典型特征,受到学员和企业的好评。

校企双主体:企业和学校都是办学主体,企业负责实践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落实教学计划。

学员双身份:学员全部来自于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学校按照教育厅相关规定注册中职学籍,实行弹性学制。学员既是企业职工,又是学校学生。对学员全免费,相关运转经费来自于省教育厅专项、市级教育费附加、统筹人社等相关部门培训费用,按实际完成的学员学时数年底结算。

教学双导师:企业对学员指定有专门的师傅指导实际操作,理论教学则由学校送教上门,利用周末、晚上或工厂淡季来完成。

评价多途径:学员评价由四方交叉进行。一是学校对学员操作水平介入评价;二是企业对学员理论考核介入评价;三是市教育局进行抽查、督导评价;四是学员毕业前由人社部门进行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以此保证学员培养的质量,并能顺利地“双证制”毕业。

2016年,首批学员毕业。我们将与更多的企业合作,不断扩大规模,开展这种极具公益性的现代学徒制办学。

(二)技术服务

根据黄石市科技局选派科技特派员驻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通知要求,本学年学院选派1名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科技研发、科技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教师,到黄石锻压剪板机有限公司担任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以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技术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开展多方位的技术服务工作。结合黄石锻压剪板机有限公司QC系列剪板机结构的处理及增设后挡料结构问题,科技特派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攻关,对剪板机工作台面、操纵机构与机架联接部位的整体改进,提高板料在剪切送料过程中的平稳和精度,提高剪板机整体质量。科技特派员驻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深受企业欢迎和市科技局领导好评,在企业受益的同时专业教师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对口支持服务

依据湖北省教育厅和新疆博州州委、州政府携手打造博州湖北职教园相关文件精神,本学年,我院选派刘庆生、张春雷两名教师赴新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对口支持工作,其中刘庆生老师被博州州委评为“优秀援博教师”,被省援疆指挥部评为“优秀援疆干部”,刘庆生老师负责主持的计算机教改专业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省级金牌专业”。

学院继续按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与阳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支持交流工作。本学年,先后选派多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及管理干部到该校就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学生管理情况、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和专题讲座,受到该校师生一致好评。

(四)驻村扶贫服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参加以“推进精准扶贫、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学院选派优秀人员组成工作队赴阳新县大王镇金寨村,开展驻村扶贫服务,通过深入农户访村情、访民意了解实情,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驻村工作队先后投资5万元帮助该村改造电网、改善卫生环境,改善交通设施等现状,同时,为村小学和困难户送去慰问物资和慰问金,组织学院党员干部去该村开展义务植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院村领导共商村级发展规划

服 务 贡 献 表

指   标

单位

2014

2015

1

毕业生人数(合计)

1089

804

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981

748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下三类都填,总和不受100%约束):

A类: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

52.8

94.9

B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

94.4

94.8

C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

3.98

0.06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23.626

35.4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0.5

0.6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

--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43.794

39.13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231

341

主要办学经费来源(单选):省级( )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 其他( )

五、政策保障

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学院经费的投入,学院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2234元,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达到806元。学校总收入3164.6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和创收等收入),生均经费已达8369.74元。学院将政府拨款主要用于教学改革、特色专业、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等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工作,内涵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加快构建黄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市委、市政府组建了鄂东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承担政府举办职业教育职责。职教集团党委书记由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学院在集团框架内积极发挥职业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学年度,学院教学改革、科研、实训基地建设成绩显著,有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建有省级实训基地一个,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办学效益有较大提高。

落 实 政 策 表

指   标

单位

2014

2015

1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704

2234

2

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928

806

3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493

493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372

364

4

生均实习企业财政经费补贴

元/月

--

--

5

生均企业实习责任保险补贴

--

--

6

企业兼职教师人均财政补贴

--

--

7

专任教师总数

203

200

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

人日

1530

1740

六、面临挑战

(一)存在问题

1、从学院教师队伍现状来看,高层次人才较少,专业领军人物紧缺,省、市级教学名师数量有限,省、市级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暂时空缺。

2、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深度融合不够,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共建共管等方面需进一步增强。

3、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较少,教学资源库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教学方面与兄弟学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工作展望

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以深化内涵建设为抓手,加强责任意识,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增强学院办学综合实力,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按照“外引内培、名师引领、培养骨干、优化结构、整体提升”的建设思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大力引进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以及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本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创新教学团队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统筹推进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创新发展的新环境。

2、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学院与本地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促进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努力做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互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3、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求解决教学改革深层次问题。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七、后记

本报告数据来源:一是依据学院2015年度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二是依据学院2015年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平台;三是依据2015届毕业生信息反馈;四是依据学院各职能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院2015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帮助学院发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院办成人民满意学院。

质量年报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2023.01.03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2021.12.01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2020.12.10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2019.12.31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2019.01.04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2017.12.20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2016.12.29